高點法律網
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582號
公佈日期:2004/07/23
 
解釋爭點
共同被告不利己陳述得為他共同被告罪證之判例違憲?
 
 
註十二:參考陳樸生,共犯與共同被告自白之證據價值,軍法專刊十一卷一期,一九六五年一月,頁十八以下;戰諭威,淺談共同被告之自白,法學評論六十卷7/8期,一九九四年八月,頁十二;林俊益,論共同被告之供述,月旦法學雜誌第二十七期,一九九七年七月,頁十七;許玉秀,共同被告的自白,收錄於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一九九七年,頁四O三以下;王梅英,證據能力與嚴格證明之研究,收錄於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輯,二OOO年十一月,頁八十二;黃東熊、吳景芳,刑事訴訟法論,二OO一年,頁三五八、五五九;林國賢、李春福,刑事訴訟法論上冊,二OO二年五月,頁五三三。最高法院回覆本院之函文中(本意見書壹、二),亦提及三位共同被告曾行使詢問權及對質,而未提及對共同被告進行證人之詰問。
註十三:國內刑事訴訟法文獻已注意及之。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二OO三年,頁一五九。被告對證人之詰問權早為國際人權條約所肯認,見歐洲人權及基本自由保障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第六條第三項第四款與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第十四條第三項第五款。
註十四:Rogall(註九), S. 73.
註十五:許玉秀,刑法導讀,學林分科六法,二OO三年十二月版,頁二十一以下。
註十六:現行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項規定遭宣傳為無罪推定原則,其實乃是依法聽審原則,亦即等同於憲法上保障訴訟權之規定,該概念雖亦包含無罪推定原則,但並未明示無罪推定原則之具體內涵。故新修訂通過之刑事訴訟法,其實未將無罪推定原則明確予以規定,反而僅將世界人權宣言第十條,及歐洲人權公約第六條第一項,相當於德國基本法第一O三條第二項所規定之依法聽審原則,於刑事訴訟法中予以明文規定。歐洲人權公約第六條第二項方為無罪推定原則之規定。德國憲法法院認為此乃法治國之基本原則(BVerfGE 19, 342, 349; 22, 254, 265.),有文獻則認為此乃憲法對人性尊嚴之保護,參考Sax, Grundsatze der Strafrechtspflege, in: Die Grundrechte III/2, 1959, S. 987.
註十七:歐洲人權公約第六條第二項:受刑事控訴之被告於尚未依法證明有罪之前,應被推定為無罪。(Everyone charged with a criminal offence shall be presumed innocent until proved guilty according to law./Jede Person, die einer Straftat angeklagt ist, gilt bis zum gesetzlichen Beweis ihrer Schuld als unschuldig.)
註十八:國內文獻有譯為罪疑唯輕者(林鈺雄,罪疑唯輕原則之個案運用-以「平底煎鍋案」之因果及歸責判定為例,收錄於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二OO四年,頁七五以下;蔡聖偉,論罪疑唯輕原則之本質及其適用,收錄於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二OO四年,頁一三一以下;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二OO二年,頁一二八、一二九,註4;林山田,刑法的革新,二OO一年,頁四OO以下;林鈺雄,論罪疑唯輕原則,律師雜誌,第二五五期,二OOO年十二月,頁六十以下;黃常仁,刑法總論-邏輯分析與體系論證,二OOO年,頁二八三以下;黃常仁,罪疑唯輕與選擇確定,刑事法雜誌第四十一卷第四期,一九九七年,頁二十八以下)。惟罪疑惟輕語出尚書大禹謨:「帝曰:皋陶,惟茲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時乃功,懋哉。皋陶曰,帝德罔愆。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茲用不犯于有司。」有關罪疑惟輕的內涵,依書經集傳之註釋:「罪已定矣,而於法之中,有疑其可重可輕者,則從輕以罰之」,又謂:「謂法可以殺,可以無殺。殺之則恐陷於非辜,不殺之恐失於輕縱。二者皆非聖人至公至平之意,而殺不辜者,尤聖人所不能忍也。故與其殺之而害彼之生,寧姑全之而自受失刑之責。此其仁愛忠厚之至,皆所謂好生之德也」(見:趙延早,尚書真偽,一九七O年,頁三十一;蔡沈,書經集傳,一九八六年,頁十三)。準此,其原意即證據不夠充分論以輕罪之意。然依無罪推定原則,如證據不足,必須推定無罪,不可以輕罪定之,將in dubio pro reo譯為罪疑惟輕,難免滋生誤會。in dubio pro reo乃罪有疑有利於被告之意,因為應作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故如證據無法憑藉以產生有罪之確信,即應為無罪之認定(相關用語之檢討見陳松檀,犯罪事實選擇認定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五年,頁二一以下)。可以稱為罪疑惟輕之情形,應屬德國法制上之選擇認定(Wahlfeststellung),該制度於一八八四年已為德國刑法實務所採行,經調查可能存在多種犯罪事實之一,擇其中較輕者論罪,例如證據顯示,非竊盜即故買或收受贓物,二者必居其一,惟無法確定屬於何者,則論以故買或收受贓物罪。參照Rudolphi, SK, 7. Aufl., 2000, Anhangzu55/1 ff.; Trondle, LK, 11. Aufl., 1992, 1/94 ff. (Anhang zu ss 1);陳松檀,頁二七以下;許玉秀,故意與過失競合,收錄於刑法的問題與對策,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4,頁二二四。
註十九:Rogall(註九),S. 67, 108.
註二十:德國實務與學說持此種見解,參見Bosch(註九),32 ff.; Roga ll(註九),S. 93 ff.然歐洲人權法院僅承認前者而未直接肯定後者,參見EGMR, John Murray v. Vereinigtes Königreich, Reports 1996-I; EGMR, Funke v. Frankreich, SerieANr. 256-A; EGMR, Sounders v. Vereingtes Königreich, Reports 1996-VI。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
司律一二試總複習
預購+法研生享優惠
司法特考總複習
考前100天掌握考點
波斯納二試總複習
高分上榜就選這套
司法官專攻班
高質高效、高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