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點法律網
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689號
公佈日期:2011/07/29
 
解釋爭點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第2款規定,使新聞採訪者之跟追行為受到限制,違憲?
 
 
誠然,以照片確定現實並強化生活經驗,業已成為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均沈溺於中的「美學消費主義」(aesthetic consumerism):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影像製造者,也使得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可單純化約為照片呈現,甚而經由觀看照片的行為而視同參與公共事務或事件[36]。此或許是何以就公眾人物之私人生活採訪、攝影,仍具有促進公眾討論之公共利益存在之原因。正因為影像所傳達的視覺效果與言說能力,如此巨大與深遠,往往一張照片便價值千金,致人皆可爭之[37],攝影於新聞報導中傳遞真相的功能遂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片刻記錄,甚至足以改寫真相的「真相」[38]。
在現今資訊科技一日千里、人類互動如此頻繁而細微的社會中,個人想要與世隔離的生活日漸困難;而於公共場域之中,因為貪圖方便與對私人生活的輕視,也使得每一個人處於無時無刻被窺視的狀態,一般人如此,公眾人物更是如此。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固然透過影像提供龐大的文化與娛樂需求,以便刺激消費購買,並模糊社會存在之各種階級、種族、性別歧視,但透過自由地消費影像與商品並不等於擁有自由本身[39]。本件解釋誠然希望於保障言論自由及隱私權兩者間,尋求一符合臺灣社會現狀之合理範圍與界限。然而,本件解釋並無法改變當前新聞媒體生態與社會大眾對於新聞的偏好。惟有賴新聞媒體善盡自我監督之社會責任,社會大眾對於每一個人的隱私權均能予以合理尊重並形成社會通念,自然亦將影響新聞工作者與獵奇攝影者的採訪與攝影行為;否則公私不分、草木皆兵,人人生活毫無自我空間,甚至以公共利益或民主社會論辯之名而侵害私人應受尊重與保障之權利[40],最後受害的將不僅是公眾人物,而是你、我與社會每一個人。
【註腳】
[1]See DH-MM (2000) 007: Conference on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the Right to Privacy (Strasbourg, 23 September 1999).
[2]See Resolution 1165 on the Right to Privacy, Eur. Parl. Ass., 29th Sess. (1998).
[3]參見歐洲人權法院第三庭判決,Von Hannover v. Germany, Application no. 59320/00, decided on 24 June 2004; final on 24 September 2004. 判決全文參見歐洲人權法院判決資料庫(HUDOC database),網址: (last visited on 12 July 2011)。
[4]Von Hannover v. Germany, at para. 76.
[5] 原由上議院行使的司法終審權於2005年修憲(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 2005)後,另外成立最高法院代之行使。英國最高法院於2009年10月1日成立。
[6][2004] UKHL 22, [2004] 2 A.C. 457 (H.L.) (Eng.).
[7]兩案詳細比較分析,see Barbara McDonald, Privacy, Princesses, and Paparazzi, 50 N.Y.L. Sch. L. Rev. 205 (2005-2006).
[8]Samuel D. Warren & Louis D.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4 Harv. L. Rev. 193, 193 (1890).
[9]381 U.S. 479 (1965). 中文翻譯,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第四輯,司法院編印,2003年9月,頁130以下。
[10]See Amitai Etzioni, The Limits of Privacy 188-194 (1999).
[11]例如有關男性性行為刑事處罰規定之合憲性,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1986年Bowers v. Hardwick,478 U.S. 186 (1986)一案中,仍以隱私權保障的憲法定位不明而認定系爭處罰規定並未侵害人民之隱私權;直至2003年於Lawrence v. Texas, 539 U.S. 558 (2003)一案中,始推翻Bowers之判決前例,認定系爭處罰規定侵害人民之隱私權。以上兩判決中文翻譯,分別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譯,第四輯,司法院編印,2003年9月,頁138及156以下。
而關於隱私權保障範圍,美國司法實務上最早涉及公眾人物隱私權與新聞採訪自由爭議的重要案件,係改嫁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的美國前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控告攝影新聞工作者Ron Galella一案,紐約州地方法院於Galella v. Onassis, 353 F. Supp. 196 (S.D.N.Y. 1972), aff’d in part, rev’d in part, 487 F.2d. 986 (2nd Cir. 1973)一案中,即認隱私權包括:獨處不受侵擾之一般權利;界定自我親密關係生活圈;個人私密特質與活動免於公眾注視;以及享有幸福生活,免於他人基於任何目的侵入或改變之權利。Id. at 232.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
司律一二試總複習
預購+法研生享優惠
司法特考總複習
考前100天掌握考點
司法四等狂作題班
練題衝刺、有效提分
司法官專攻班
高質高效、高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