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804號 |
---|
公佈日期:2021/05/21 |
解釋爭點 |
1.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第3項及第91條之1第3項本文規定所稱「重製」,是否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 2.同法第91條第2項及第3項規定就意圖銷售或出租,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之罪,及同法第91條之1第3項本文規定就散布非法重製物為光碟之罪,均一律以6月以上有期徒刑為最低度法定自由刑,是否違反憲法第8條保障人身自由之規定? 3.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就以重製於光碟之方法犯同條第2項之罪者,提高其得併科罰金之額度,及同法第91條之1第3項就散布非法重製物為光碟罪提高其最低度法定自由刑及得併科罰金之額度,是否違反憲法第7條保障平等權之規定? 4.同法第100條但書規定,將同法第91條第3項及第91條之1第3項所定非法重製及散布光碟罪,均不列為告訴乃論之罪,是否違反憲法第7條保障平等權之規定? |
[17] 據修正系爭著作權法相關規定之當時新聞報導,其引用國際唱片業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IFPI)所宣稱,於2000年間,每5件販賣音樂光碟(Musik-CDs)有1件盜版(Raubkopie),至2003年達到新紀錄之高峰,稱每3件販賣音樂光碟有1件盜版。參照Spiegel Netzwelt, Eine Milliarde Musik-CDs Weltrekord bei Raubkopien, 22.07.2004(最後瀏覽日期:110年5月21日)。另見該報導引述當時IFPI所稱之十大對抗音樂盜版之最弱國家,臺灣亦名列其中。該德文報導為:„Als größte Schwach-stellen im Kampf gegen die Musikpiraten nannte der IFPI zehn Staaten: Brasilien, China, Mexiko, Pakistan, Paraguay, Russland, Spanien, Taiwan, Thailand und die Ukraine.“ 以資參照。 [18] 參照智慧財產法院第二庭聲請書,頁18-20。 [19] 例如53年7月10日著作權法第40條就第34條之罪,須告訴乃論。但犯第34條之罪(按:侵害著作人格權)而著作人死亡者,為非告訴乃論。之後修正相關規定,除條次變更外,其內容有所增修,例如74年7月10日修正為犯第43條之罪而著作人或被冒用人死亡之情形,非告訴乃論。按53年7月10日著作權法第34條規定,違反第20條之規定者,處一千以下罰金。第20條係就改竄割裂變匿姓名或更換名目發行之侵害著作人格權中之同一性保持權。之後,81年6月10日修正著作權法,改規定於第100條,該條但書除維持當時現行條文對著作人已死亡而侵害著作人格權及未經登記之製版權刊有業經等字樣之犯罪,仍規定為非告訴乃論之罪。對於第91條至第93條之常業犯,定為非告訴乃論之罪,認為係杜絕此類犯罪之最直接、有效之方法。 [20] 刑法之任務(Aufgabe des Strafrechts),係社會侵害性行為之對抗(die Bekämpfung sozialschädlichen Verhaltens)或禁止(Verbot)。於此範圍,與警察法形成共同之關聯性。立法者依方面行使權力獨占,他方面負保護人民之義務。於是,刑法任務,保護個別及公共之法益(Rechtsgüter des Einzelnen und der Allgemeinheit)。於此是否亦涉及「社會」之保護(Schutz der Gesellschaft),學理上仍有爭議。(參照Joecks/Jäger, Strafgesetzbuch, 13. Aufl., München: Beck, 2021, Vor §1 Rn. 4.) [21] 此款規定就產業財產權及著作權侵害,享有參加訴訟之權限,有認為其係與體系疏離之外來者(systemfremd),因其未涉及對被害人之重大攻擊性犯罪,且所侵害者並非屬於其高度人格性之法益(in seinen höchstpersönlichen Rechtsgütern)。(參照Meyer-Goßner/Schmitt, Strafprozessordnung, 63. Aufl., München: Beck, 2020, §395 Rn.6.)此見解值得參考。 [22] 參照Kudlich, in: Schricker/Loewenheim, a.a.O., Vor §§106 ff. Rn.11f., 51f., §108a Rn.1f. |
< 1 2 3 4 5 6 7 8 9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