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點法律網
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786號
公佈日期:2019/12/13
 
解釋爭點
中華民國89年7月12日制定公布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4條及第16條規定,以新臺幣100萬元為罰鍰最低額,是否過苛而牴觸憲法?
 
 
[9] 參照Wendt in: Sachs (Hrsg.), Grundgesetz, 8.Aufl. 2018, Art.14 Rn.38f..
[10] 參照Friedhelm Hufen, Staatsrecht II Grundrechte, 6.Aufl., München: Beck, 2017, §38 Rn.56; BVerfGE 138, 136 – Erbschaftssteuer; BVerfGE 93, 121 – Einheitswerte II, 因所得稅及財產稅之財產課稅之憲法限制,受限於稅捐獲得支付之能力。該財產整體負擔之限制,係針對平等權所要求之差異性 (Die verfassungsrechtlichen Schranken der Besteuerung des Vermögens durch Einkommen- und Vermögensteuer begrenzen den steuerlichen Zugriff auf die Ertragsfähigkeit des Vermögens. An dieser Grenze der Gesamtbelastung des Vermögens haben sich die gleichheitsrechtlich gebotenen Differenzierungen auszurichten.)。
[11] 參照蔡震榮、鄭善印、周佳宥,行政罰法逐條釋義,台北:新學林,
2019年7月3版1刷,頁103。
[12] 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7條規定,公職人員不得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圖其本人或關係人之利益。
[13] 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8條規定,公職人員之關係人不得向機關有關人員關說、請託或以其他不當方法,圖其本人或公職人員之利益。
[14] 89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10條第1項規定,公職人員知有迴避義務者,應依下列規定辦理:一、民意代表,不得參與個人利益相關議案之審議及表決。二、其他公職人員應停止執行該項職務,並由職務代理人執行之。
[15] 本條規定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此係參照24年1月1日制定之舊刑法第16條規定。但94年2月2日修正規定,採取有正當理由而不可避免(Unvermeidbarkeit),現行刑法第16條規定,除有正當理由而無法避免者外,不得因不知法律而免除刑事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其刑。關於禁止錯誤(Verbotsirrtum)得否免責之問題,在行政罰方面,是否得採取德國違反秩序罰法(Gesetz über Ordnungswidrigkeiten; OWiG)第11條第2項之禁止錯誤及不可避免等類似規定,或所謂錯誤之可避免審查(Prüfung der Vermeidbarkeit des Irrtums),可供參考。(參照Bohnert/Krenberger/Krumm, in: Krenberger/Krumm, OWiG, 5. Auflage 2018-beck-online, § 11 Rn.Rn.21ff., 32ff..)亦即行為人行為時,對該不法行為無認識,尤其不認識法規之存在或適用,且該錯誤係不可避免者,其行為不處罰。(Fehlt dem Täter bei Begehung der Handlung die Einsicht, etwas Unerlaubtes zu tun, namentlich weil er das Bestehen oder die Anwendbarkeit einer Rechtsvorschrift nicht kennt, so handelt er nicht vorwerfbar, wenn er diesen Irrtum nicht vermeiden konnte.)(參照蔡震榮、鄭善印、周佳宥,前揭書,頁204-208。)
[16] 依本法規定減輕處罰時,裁處之罰鍰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二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二分之一;同時有免除處罰之規定者,不得逾法定罰鍰最高額之三分之一,亦不得低於法定罰鍰最低額之三分之一。但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17] 行政罰法第8條但書規定,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須以不知法規為前提,所謂不知法規,係指行為人不知法規所禁止或要求應為之行為或不行為義務為何而言,並非指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人必須要對自己之行為究係違反何法規之規定有所認知。如行為人具備不法意識(違法性意識),則無適用但書之餘地。如果行為人情有可原,則屬第18條第1項量罰考慮之因素,而非該條第3項減輕或免除其罰之規定。(參照蔡震榮、鄭善印、周佳宥,前揭書,頁208-209。)
[18] 107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6條第1項規定,公職人員知有利益衝突之情事者,應即自行迴避。
[19] 107年利益衝突迴避法第8條規定,前二條受通知或受理之機關團體認該公職人員無須迴避者,應令其繼續執行職務;認該公職人員應行迴避者,應令其迴避。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
攻佔頂校法研捷徑
文章剖析、測驗點評
案例演習雲端函授
名師親自領軍 指導點評
司律年度熱銷正規課
最高規格、品質最穩定
案例演習讀書會
助教手把手 輔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