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點法律網
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744號
公佈日期:20170106
 
解釋爭點
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項及第三十條第一項就違反同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項為處罰之部分,是否違憲?
 
 
[1] 本號解釋因涉及化粧品廣告事前審查,所以將目的審查所需之特別重要之公共利益,設定在防免人民「生命、身體、健康」遭受直接、立即及難以回復之危害。日後倘涉及對政治言論之事前審查的合憲性檢驗,則所要求之特別重要公共利益未必限縮於防免人民「生命、身體、健康」遭受直接、立即及難以回復之危害,也有可能擴及防免社會秩序、公共安全遭受直接、立即及難以回復之危害。
[2] Starck, in: v. Mangoldt/Klein/Starck, GG I, Art. 5 Rdnr. 170, 173; Grabenwarter, in: Maunz/Dürig, GG, Art. 5, 2016, Rn. 115. aehnlich BVerfGE 33, 52, LS 4B.
[3] 例如比利時2007年憲法第25條第1項即規定:「出版自由不受限制;事前審查制度永久禁止;不得對著作者、發行者或印製者課予繳納保證金之義務。」義大利憲法第21條第2項規定:「不得就出版品為任何許可或事前審查之限制。」西班牙憲法第20條第2項亦規定:「言論自由之行使,不得透過任何事前審查之方式加以限制。」
[4] 參見歐洲人權法院1991年11月26日Observer and Guardian v. the United Kingdom一案判決,網址:http://hudoc.echr.coe.int/eng?i=001-57705(最後瀏覽日:2017年1月1日);同院第三庭2001年7月17日Association Ekin v. France一案判決,編碼56,網址:http://hudoc.echr.coe.int/eng?i=001-59603(最後瀏覽日:2017年1月1日)。
[5] 參見歐洲人權法院網站,網址:http://hudoc.echr.coe.int/eng?i=001-119244(最後瀏覽日:2017年1月1日)。
[6] 其他亞洲國家憲法亦有相類似之規定,例如日本憲法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保障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及他一切表現的自由。」同條第二項即明文規定,不得對表現自由「進行檢查,並不得侵犯通信的秘密。」
[7] Se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Korea, Prohibition of Censorship and Article 18(1)(5) of the Functional Health Foods Act, Jul 29, 2010 / Case NO.: 2006Hun-Ba75, KCCR : 22-2(A) KCCR 232,網址:http://english.ccourt.go.kr/cckhome/eng/decisions/majordecisions/majorList.do(最後瀏覽日:2017年1月2日)。
[8] 分別參見大法官Lee Kang-kook及Song Doo-hwan的協同意見與大法官Lee Kong-hyun及Kim Jong-dae的不同意見。
[9] See GEOFFREY R. STONE ET AL., CONSTITUTIONAL LAW 1124 (7th. Ed., 2013).
[10] 參見本院釋字第644號解釋林子儀大法官提出之協同意見書。
[11] 「凡言論之各種事前限制,本院均認其限制具有違憲之高度推定。」(“Any system of prior restraints of expression comes to this Court bearing a heavy presumption against its constitutionalvalidity.”) See New York Times Co. v. United States, 403 U.S. 713, 714 (1971).
[12] See Times Film Corp. v. City of Chicago, 365 U.S. 43 (1965).
[13] See Freedman v. Maryland, 380 U.S. 51 (1965)
[14] ALEXANDER M. BICKEL, THE MORALITY OF CONSENT 61 (1975). 美國早期學者亦曾詳細比較事前審查與事後追懲兩種管制手段的差異,從管制手段影響的廣泛程度、管制的時間點與延誤可能性、相反決定之傾向、管制手段的程序、公眾參與與批評的機會、事前限制的互動可能性、管制手段的確定性與風險、管制手段的效率等等面向,進一步推論言論事前審查之危害性。See Thomas I. Emerson, The Doctrine of Prior Restraint, 20 LAW & CONTEMP. PROBS. 648, 656-660 (1955).
[15] 參見謝瀛洲,中華民國憲法論,第13版,1969年,頁56。
[16] 參見謝瀛洲,前揭書,頁57;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1冊,修訂7版,1993年,頁172。
[17] 本席則認為延續釋字第445號解釋之「明顯而立即危險」之判斷標準即可,而無須改以防衛性民主之判斷標準。參見本席於釋字第644號解釋提出之協同意見書。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
司律大師級高分課
最聰明的學習選擇
案例演習雲端函授
名師親自領軍 指導點評
司律年度熱銷正規課
最高規格、品質最穩定
案例演習讀書會
助教手把手 輔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