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582號 |
---|
公佈日期:2004/07/23 |
解釋爭點 |
共同被告不利己陳述得為他共同被告罪證之判例違憲? |
註二六:Rogall(註九),S. 69. 註二七:Rogall(註九),S. 77; Levy(註二五),p. 104, 458. 註二八:Rogall(註九),S. 76 f.; Levy(註二五), pp. 3. Lambert終遭焚刑。 註二九:大憲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九條:「自由民非依國法(Law of the Land)而受其同輩之合法審判者,不得逮捕、禁錮、剝奪其財產、逐放於外國,或加以任何危害」。惟西元一二一五年英國大憲章揭示法定程序之要求時,並未明白觸及被告不自證己罪之原則。參考Rogall(註九),S. 73. 註三十:Levy(註二五), pp. 232; Rogall(註九),S. 78. 註三一:John Lilburne又道:「依照訴願權,我不必回答不利於我或與我有關的問題。」「依照英國法律,我不必回答任何與我有關的問題。」,Rogall(註九),S. 79, 80; Levy(註二五),p. 304. 註三二:Levy(註二五),p. 421 ff. 註三三:Eisenberg, Beweisrecht der StPO, Spezialkommentar, 3. Aufl., 1999, Rn. 726 ff. 註三四:蔡墩銘,刑事審判程序,一九九二年,頁二六八、三二七、三二八;陳志龍,刑事證據法則修正方向及其對案,收錄於刑事法系列研討會一,如何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刑事訴訟制度,二OOO年,頁一一六以下;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二OOO年,頁九十五、一四八;黃朝義,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二OO一年,頁二一七以下;何賴傑,徐自強擄人勒贖殺人案評析─評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台非字第二四二號等相關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一O二期,二OO三年十一月,頁二一二。 註三五:所謂調查詳實,可惜亦包括使用刑求之手段。 註三六: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總論編,二OO三年,頁四一七。 註三七:陳志龍,刑事證據法則修正方向及其對案,收錄於刑事法系列研討會一,如何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刑事訴訟制度,二OOO年,頁一一三以下;蔡墩銘,非常上訴及再審機制的實務觀察,見「刑事非常救濟制度是否能真正發揮功能?!」研討會,司法改革雜誌第五十一期,二OO四年六月,頁五十三。 註三八:相同見解見Eisenberg(註三三),Rn. 726. 註三九:依德國刑事訴訟法被告非法定之證據方法,對被告之訊問非為調查事實,乃提供被告防禦之機會,但仍承認被告為一種實質之證據方法,被告自白可成為再審之理由(德國刑事訴訟法第三百六十四條第四款參照),參考Rogall(註九),S. 34. 註四十:最高法院臺文字第O九三OOOO二九三號函參照。 註四一:黃東熊、吳景芳,刑事訴訟法論,二OO一年,頁三五四以下;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二OOO年,頁三八四、三八五;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一九九三年,頁二二O;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一九九三年,頁二一五;蔡墩銘,刑事審判程序,一九九二年,頁三二八;陳樸生,刑事證據法,一九七四年,頁五三四以下。 註四二:最高法院臺文字第O九三OOOO二九三號函參照。 註四三:相同見解參考周叔厚,證據法論,一九九五年,頁八七五以下。 註四四: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二OO三年,頁五八三;王澤鑑、吳庚,釋字第五二三號解釋不同意見書;劉鐵錚,釋字第二六八號解釋不同意見書;BVerfGE 2, 266; 18, 97, 111; 53, 135, 147; Ingo von Munch, in: von Munch/Kunig(Hrsg.), Grundgesetz-Kommentar, Band I, 5. Aufl., 2000, Vor 1-19/66; Walter Krebs, in: vonMunch/Kunig(Hrsg.),Grundgesetz-Kommentar, Band I, 5. Aufl., 2000, 19/26; Konrad Hesse, Grundzu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 1999, Rn. 378; EkkehartStein, Staatsrecht, 15. Aufl., 1995, S. 16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