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點法律網
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770號
公佈日期:2018/11/30
 
解釋爭點
企業併購法第4條第3款許現金逐出合併,以及91年2月6日制定公布之同法第18條第5項排除公司法有關利益迴避規定之適用,是否違反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
 
 
【註腳】
[1] 此徵收補償之種類及範圍,除現金外,亦得考慮替代土地(Ersatzland)或有價證券。(參照Wendt, in: Sachs, Grundgesetz Kommentar, 8.Aufl., München:Beck, 2018, Art.14 Rn.169.)
[2] 保障財產權之類似憲法規定,例如大韓民國憲法第23條(尹龍譯,載於阿部照哉等編,世界の憲法集,東京:有信堂,2009年6月29日4版1刷,頁227-228。)
[3] 參照芦部信喜,高橋和之補訂,憲法,東京:岩波書店,2017年3月6日6版6刷,頁224、234。
[4] 參照BVerfGE 14, 263(276ff.)-Feldmühle-Urteil; 25. 371(407)-lex Rheinstahl; 50, 290(341ff.)-Mitbestimmung; 100, 289(301f.); BVerfGE 132, 99(119)-Gesamtanalogie Delisting.
[5] 參照BVerfGE 95, 267(320)--Altschulden.
[6] 參照Papier, in: Maunz/Dürig, Grundgesetz-Kommentar, München: Beck, Art.14 Rn.195-beck-online.
[7] 德國學理上有對此持分財產權真實存在於德國憲法及法律中,使立法者負有對基本法財產權第14條所衍生股份有形化財產價值之法律地位之立法任務。(參照 Lars Leuschner, Gibt es Anteilseigentum wirklich, NJW 2007, 3287ff.
[8] 參照BVerfGE 14, 263-FeldmÜhle-Urteil(德國聯邦憲法法院1962年8月7日第一庭判決(1961年11月29日言詞審理)),其認為強制逐出少數之正當利益當然應予保障。但一方面對經濟上力量濫用,應予有效之法律救濟(權利救濟)(Rechtsbehelfe); 另方面,須考量其法律地位之損失,給予經濟上完全補償(für den Verlust ihrer Rechtsposition wirtschaftlich voll entschädigt wird)。立法者所制定法律規定,並不違反基本法第14條財產權保障。何謂「完全補償」之理解,聯邦憲法法院FeldmÜhle判決不予詳加定義。但基於憲法,基本權相關之損失須予以補償。此應予衡量者,少數股東喪失之基本法第14條第1項之財產權為何。
[9] 參照Bundesverfassungsgericht-1 BvR 1613/94-27. April 1999,認為基本法第14條第1項保障財產權。於公司法規範之設計範圍內,以私有用益性(私用性)及處分權限(Privatnützigkeit und Verfügungsbefugnis)作為表徵之就股份有形化之股份財產權,亦屬之。(參照BVerfGE 14, 263 <276 f.>; 25, 371 <407>; 50, 290 <339>)該保護效力,及於該以股份財產為媒介之股份公司中成員地位。從該成員之地位,股東於法律規定及公司章程範圍內,不但形成治理權限,亦發生財產法之請求權。(參照BVerfGE 14, 263 <276>).又如聯邦憲法法院FeldmÜhle判決(BVerfGE 14, 263)所確認者,基本法第14條第1項不排除違反少數股東意思,儘管使其遭受重大之減少或甚至其股份有形化之法律地位之損失,而將股份公司納入關係企業中。毋寧是立法者可認為基於公共利益之重要理由,為企業初創為關係企業之自由發展之利益,使為資產維護之少數股東利益,予以退讓。(BVerfGE 14, 263 <281 f.>)
[10] 參照Bundesverfassungsgericht-1 BvR 1613/94-27. April 1999.
[11] 1999年以後,較具代表性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即如2007年9月19日聯邦憲法法院裁定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Beschl. v. 19.09.2007, Az.: 1 BvR 2984/06,亦延續相似見解。該裁定亦肯認股份財產權,認財產基本權(基本法第14條第1項第1段),保障該股份有形化之股份財產權,於其公司法之設計範圍內,以私有用益性(私用性)及處分權限為表徵(參照聯邦憲法法院裁判BVerfGE 25, 371 <407>[BVerfG 07.05.1969-2 BvL 15/67]; 50, 290 <339>[BVerfG 28.02.1979-2 BvR 84/79]; 100, 289 <301>[BVerfG 27.04.1999-1 BvR 1613/94])。該保護效力,及於該以股份財產為媒介之股份公司中成員地位。從該地位,股東於法律規定及公司章程範圍內,不但形成治理權限,亦發生財產法之請求權。(參照聯邦憲法法院裁判BVerfGE 14, 263 <276>[BVerfG 07.08.1962-1 BvL 16/60]; 100, 289 <301 f. [BVerfG 27.04.1999-1 BvR 1613/94]>)又逐出規定(股份法第327條a以下),係涉及合乎比例因而符合憲法之財產權之內容及限制規定。因此,立法者符合正當目的。於此情形,避免對於該須持有至少95%基礎資本額之主要股東(股份公司第327條a)因小的或最小持份之所有人而對企業控管之障礙。(參照法律草案立法理由,Begründung zum Gesetzentwurf, BTDrucks 14/7034, S. 31 f.)於此,逐出之可能性,非取決於個案中是否存在具體之企業理由。此外,立法者已保障少數股東可能取得對股份損失之完全補償,且請求有效之權利保護。
[12] 參照Friedhelm Hufen, Staatsrecht II, Grundrechte, 6. Aufl., München:Beck, 2017, §38 Rn. 5, 11.
[13] 德國文獻中,採不構成基本法第14條第3項之徵收性質,而係股份有形化之財產權之內容及限制之法律規定或決定,屬於基本法第14條第1項,且贊同聯邦憲法法院見解,認為股份法第327條a-f合憲者,例如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Aktiengesetz, 4.Aufl., 2015-beck-online, §327a Rn.7.
[14] 參照Wendt, in: Sachs, a.a.O., Art.14 Rn. 58,ff..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填單諮詢
最新活動
司律一二試總複習
預購+法研生享優惠
研究所上榜盛宴
勝試分享+書香禮讚
司法四等狂作題班
練題衝刺、有效提分
司法官專攻班
高質高效、高錄取率